当前位置:首页>本地新闻>正文

湖州在多项省级及国家级评选中表现亮眼

时间:2025-07-09作者:纪晓岚阅读:46分类:本地新闻

  湖州多领域全省第二显实力

  近日,湖州在多项省级及国家级评选中表现亮眼,尤其在“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这一指标上屡创佳绩。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湖州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和社会治理方面的综合实力,也为政策研究者和市民提供了观察城市发展的新视角。以下从不同领域切入,分析湖州如何通过系统性布局实现高质量突围。

  再生资源回收:绿色经济的“湖州样本”

  在浙江省商务厅公布的2022年有实力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名单中,湖州4家企业入选,数量仅次于杭州位列全省第二。这一成绩背后是湖州对循环经济的长期投入——以浙江清保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智能化分拣、数字化追溯等技术,将废旧物资转化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该评选采用“省级审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三重机制,其严苛程度相当于为企业颁发“绿色身份证”。对于市民而言,这意味着家门口的垃圾分类设施正与全国领先的回收网络无缝衔接。

  两业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化学反应

  更早的2021年,湖州在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中拿下“双料亚军”:吴兴区等3个区域入围区域试点,泰普森实业等5家企业登上企业试点名单。这种“区域+企业”的双轨突破,揭示出湖州独特的产业协同逻辑。以泰普森为例,其将户外用品制造与跨境电商服务深度融合,使传统产能增值超30%。评审专家透露,试点名单的竞争激烈程度堪比“千人选秀”,而湖州凭借产业链数字化改造的先行优势脱颖而出。

  全民健身:从“模范生”到“领跑者”

  在国家体育总局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评选中,湖州市本级成功入围,与此前已获评的德清县、安吉县形成“全域模范”格局。该评选涵盖场地设施、赛事活动、群众满意度等7大类指标,被视作城市软实力的“奥运会”。数据显示,湖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平方米,超出全国均值20%,其“10分钟健身圈”建设经验已成为国家标准的参考模板。市民王女士感叹:“现在从小区出发,步行8分钟就能找到智能健身驿站。”

  技术改造:智造新城的国家级认证

  2025年度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名单的公布,让湖州成为浙江省继宁波、嘉兴后第三个入选城市。工信部评审文件显示,湖州的加分项在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覆盖率”和“技改投资占比”两项核心数据。当地经信部门负责人比喻:“这就像给城市制造业做了一次CT扫描,我们的‘肌肉密度’(技术密度)得到了国家认可。”值得注意的是,该试点将带动中央财政专项支持,为湖州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性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数据透视:亚军现象的背后逻辑

  综合分析近五年数据可发现,湖州在省级以上评选中“稳居第二”并非偶然。政策研究者指出三大共性:一是“精准卡位”策略,如在再生资源领域避开与杭州的正面竞争,专注细分赛道;二是“政企共评”机制,政府搭建平台让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三是“长板效应”,将生态优势转化为考评指标中的特色加分项。正如某次评审反馈所述:“湖州可能不是单项冠军,但永远是全能奖的有力争夺者。”

  对于普通市民,这些“全省第二”的称号正在转化为可见的福利——更环保的社区、更智能的工厂、更丰富的健身选择;对于投资者,它们则是判断城市潜力的“风向标”。当越来越多的国家级名单出现湖州的名字,这座城市的进阶之路已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