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便民信息>正文

湖州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长5.5% 经济回暖释放民生红利‌

时间:2023-06-28作者:百晓生阅读:31分类:便民信息

  

  随着经济复苏动能持续增强,湖州民生改善步伐进一步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湖州调查队今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湖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850元,同比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这一数据印证了全市经济回暖对居民"钱袋子"的实质性拉动。

  三大产业协同发力 夯实增收基础‌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20元,增长5.1%;农村居民收入12130元,增幅达6.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2:1,城乡协调发展成效显现。市发改委分析指出,收入增长的背后是三大核心驱动力的共同作用:先进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2%的历史高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外贸"新三样"出口额突破50亿元,形成产业升级与就业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

  政策组合拳稳定就业基本盘‌

  "工资涨幅最明显的是技术岗位,公司今年普调薪资8%,还新增了技能补贴。"浙江某新能源企业高级技工张伟表示。据统计,一季度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3万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六成,制造业用工需求环比增长25%。人社部门实施的"技工扩围培训计划"惠及1.2万人,推动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6.1%,对整体收入增长贡献率达62%。

  消费回暖折射获得感提升‌

  收入增长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在吴兴区某商超,市民李女士的购物车装满了生鲜和家居用品:"季度奖金多了2000元,消费底气更足了。"数据显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2%,服务消费占比提升至42%,旅游、教育、健康等领域支出增幅均超10%。政府发放的5000万元消费券杠杆率达到1:8.3,有效激活消费市场。

  创新驱动培育增收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9.7%,反映居民财富管理意识增强。南太湖新区某科创企业负责人透露:"员工持股计划覆盖30%的核心团队,随着公司登陆科创板,首批股权激励已兑现。"与此同时,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25亿元,带动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入显著增长。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明分析认为,湖州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领域的超前布局,正在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随着‘智造之城’建设进入收获期,预计全年居民收入将保持5%以上的稳健增长,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聚焦中小微企业纾困、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领域持续发力,确保经济增长成果更多惠及民生。随着二季度传统消费旺季来临和重大项目集中投产,湖州经济"稳中提质"态势有望延续,为居民收入增长打开更大空间。

1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