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湖州玫塔理泰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的“汽车泵体总成零部件组装系统”专利正式公开(专利公开号未披露)。该专利针对汽车泵体组装环节长期存在的零部件压歪、报废率高等行业痛点,通过创新性结构设计实现了工艺革新,预计将推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的智能化升级。
核心技术:电磁铁与气吹孔协同优化
专利系统基于支撑架与液压机的联动设计,在压料口两侧设置滑动夹手和接料板,并引入电磁铁控制模块及气吹清洁装置。具体技术亮点包括:
动态对中校准:液压机下压时,夹手沿滑轨向中心移动,实时调整零部件位置,确保孔位精准对齐;
电磁铁联动脱离:接料板通过凹槽内电磁铁吸附控制,随压力变化自动脱离零件,避免压装干涉;
气吹自清洁功能:接料板表面设气吹孔,在夹手复位时吹扫残留碎屑,减少二次污染导致的装配误差。
生产效益:良率与效率双提升
该技术将传统依赖人工调整的组装流程升级为全自动化操作,单次压装周期缩短约30%,产品不良率从行业平均的5%降至1%以下。这一突破与公司此前投产的“年产220万套汽车冷却循环泵”项目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汽车泵体市场的竞争力。
行业背景:中意技术融合深化
湖州玫塔理泰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由浙江泰新机电与意大利美泰利集团合资成立,后者为兰博基尼、法拉利等品牌的核心水泵供应商。此次专利的落地,标志着合资双方从产能合作向技术共研的跨越,也为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制造的精密化、自动化转型提供范本。
未来规划:技术扩展与产能升级
公司计划将此项专利技术应用于迁建后的“年产240万台汽车水泵”新厂房,通过数字化生产线整合,实现更大规模的标准化量产。此举有望助力湖州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泵体制造基地。
此次专利公开不仅彰显了中国企业在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精密装配工艺提供了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