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稿】昨日晚间,由国内顶尖制作团队历时四年打造的东方奇幻巨制《钟馗降魔》在京举行全球首映礼。这部以中国民间传说为基底、融合现代视觉美学与深刻人性探讨的电影,以其磅礴的视效场面、细腻的情感刻画与深厚的文化内核,成为近期最受瞩目的国产大片。影片不仅重塑了“镇宅赐福圣君”钟馗的经典形象,更试图通过一场跨越人魔两界的正邪之战,叩问关于善恶、信仰与自我认同的永恒命题。
电影《钟馗降魔》脱胎于广为流传的钟馗捉鬼故事,但并未止步于简单的神话复述。导演陈仕杰在首映后的交流环节中阐述了他的创作理念:“我们不想只拍一个打鬼的英雄。钟馗在传说中因其貌不扬而科举落榜,愤而撞柱,后被唐玄宗敕封为‘斩妖御史’。这个人物身上充满了悲剧性与力量感的矛盾统一。我们想探讨的是,当这样一个被世俗拒绝、最终被神格化的悲剧英雄,面对三界之中更为复杂的阴谋与情感时,他会如何抉择?他的‘魔’又在何处?”
影片开篇即以浓墨重彩的笔触,勾勒出盛唐之下暗流涌动的诡谲世界。人间繁华依旧,却怪事频发,妖魔作祟,百姓惶惶。钟馗(由实力派演员张震饰演)并非以完美的神祇形象登场,而是带着一抹落魄与偏执的游侠气质,行走于人间与幽冥的边界。张震为了这一角色进行了长达半年的体能训练与古典文化学习,其在片中的表现极具突破性,将钟馗的狂放不羁、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坚守道义的执拗刻画得入木三分。
剧情围绕一桩牵扯人、魔、天三界的巨大阴谋展开。一颗蕴含上古邪力的“魔种”意外现世,引得各方势力争夺,企图借此颠覆乾坤秩序。钟馗被迫临危受命,在追寻魔种下落的过程中,他邂逅了身世成谜、亦正亦邪的女子柳烟(由新生代女星李沐晴饰演),并与亦敌亦友的魔族将领夜煞(由资深演员王千源饰演)展开了多次惊心动魄的较量与周旋。影片的动作设计别具一格,融合了传统中国武术的韵味与充满想象力的奇幻元素,每一场打斗都力求与人物性格和剧情推进紧密相连,绝非简单的视觉堆砌。
值得一提的是,《钟馗降魔》的视觉特效几乎全部由国内团队自主完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准。无论是光怪陆离的魔域景象、气势恢宏的天宫楼阁,还是形态各异、细节逼真的妖魔造型,都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沉浸感。制作团队深入考据了《山海经》、《搜神记》等古籍中的志怪描述,力求在视觉奇观中注入纯正的中国古典韵味。
然而,技术的辉煌并未掩盖故事的光芒。编剧团队精心构建了一个多层反转的叙事迷宫。随着调查深入,钟馗发现所谓的正邪界限愈发模糊,最大的危机或许并非来自魔界的入侵,而是源于人心的贪婪与恐惧,甚至是对固有信仰的质疑。影片中段一场关于“何为魔?何又为人?”的辩论,借由钟馗与夜煞之口,道出了创作者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提升了全片的哲学厚度。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它没有把钟馗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符号。”一位在场影评人在观影后表示,“我们看到他会迷茫、会痛苦、会因为过去的创伤而犹豫,但他最终的选择彰显了人性中最光辉的部分——即使深知世道艰险,依然选择为信念而战。这是一种非常东方的英雄主义。”
总制片人刘宏伟在介绍项目时透露,《钟馗降魔》从剧本打磨到后期制作,整个过程可谓精益求精,总投资高达数亿人民币,旨在打造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具有世界级水准的奇幻IP。“我们相信,扎根于我们自己文化土壤的故事,拥有最强大的生命力。钟馗不仅仅是一个驱邪避凶的符号,他代表了一种不畏强暴、惩恶扬善的精神,这是跨越时空的文化价值。”
《钟馗降魔》已正式定档,将于本月下旬在全国各大院线全面公映。这部试图以现代电影语言重新激活传统文化IP,并赋予其时代精神的诚意之作,无疑将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同时也为中国奇幻电影类型的探索,树立了新的标杆。其市场表现与口碑反馈,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