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本地新闻>正文

上甘岭

时间:2025-09-23作者:湖州新闻网阅读:13分类:本地新闻

  在光影交错中,一段尘封的历史再次被唤醒。近日,经典战争影片《上甘岭》在全国多家院线及纪念场馆重启放映,黑白影像将观众的思绪拉回那个硝烟弥漫、英雄辈出的年代。这部诞生于1956年的电影,以其撼人心魄的真实笔触,超越了单纯的艺术作品范畴,成为记录民族记忆、传承不朽精神的重要载体。

  影片讲述的故事核心——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惨烈也最具标志性的战役之一。在不过三点七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志愿军将士面对敌方倾泻的巨额弹药和轮番猛攻,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坚韧与牺牲精神。电影镜头没有刻意回避战争的残酷,坑道内极度缺水的困境、战士们干裂的嘴唇、硝烟熏黑的面庞,每一个细节都极具冲击力。然而,比战争场面更令人动容的,是影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描摹。连长张忠发的果敢与担当,指导员王文清的沉稳与智慧,卫生员王兰的善良与无畏,以及通讯员杨德才等普通战士的英勇献身,共同构筑起一座立体的英雄群像。他们并非天生无畏,却在极端环境下迸发出人性最耀眼的光辉,尤其是战士们分享一个苹果、在坑道中唱响《我的祖国》等经典场景,早已深深烙印在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之中,成为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次重映活动恰逢重要的历史纪念节点,因而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意义。在许多放映现场,主办方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值得注意的是,观众群体呈现出明显的代际跨越特征。除了两鬓斑白、对这段历史有着切身记忆的老者,更多的是中年父母带着青春期的子女,以及不少年轻的90后、00后面孔。一位带着十岁儿子前来观看的父亲在散场后感慨:“书本上的历史对于孩子来说是抽象的,但电影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最可爱的人’。看到战士们为了守住阵地不惜付出生命,他理解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这位年轻的小观众则红着眼圈说:“王成叔叔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时候,我觉得他太勇敢了。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坚强。”

  历史的回响不仅存在于银幕之上,更流淌在现实生活的血脉之中。在东北某地,一场特殊的寻访活动与电影放映同步进行。当地志愿者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帮助影片中一位英雄角色的原型人物——现已九十多岁高龄的老兵李延年,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战友后代。当银幕上的英雄与现实中饱经风霜的容颜重叠,当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情谊得以续接,现场观众无不动容。李老用颤抖却坚定的声音说:“电影里演的,都是真的。我们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绝不能后退一步,因为身后就是祖国。” 这种艺术与现实的互文,让历史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可感、可触的生命故事。

  与此同时,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也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江西省南昌市的一所中学,历史老师组织学生观看《上甘岭》片段后,引导他们围绕“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和平年代如何爱国”等话题展开讨论。学生们在观后感中写道:“英雄不是天生的,是责任和信念让他们选择了牺牲。”“我们现在的‘战场’就是课堂,学好本领,将来建设强大的国家,就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这种从历史汲取精神养分,并将其转化为当下行动力的教育方式,正是红色经典穿越时空的价值所在。

  文艺评论家指出,《上甘岭》等经典红色影片历久弥新的魅力,在于其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它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扎实的叙事、丰满的人物和充满感染力的细节,让崇高理想信念变得具体而生动。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类影片所秉持的创作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严肃认真地对待历史,依然对当下的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们提醒着我们,真正优秀的作品,必须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与人民情感同频共振。

  当影院灯光亮起,历史的硝烟渐渐散去,但精神的火炬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中愈发明亮。《上甘岭》的重映,不仅仅是一次怀旧之旅,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它让我们铭记,今天的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是无数先烈用青春、热血和生命铸就。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那坑道里传出的歌声、那面对强敌毫不退缩的意志、那舍小我为大我的情怀,将继续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人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奋勇前进。历史从未走远,英雄的精神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相关文章:

1.克里斯汀2025-09-24

2.克朗普斯2025-09-24

3.夜·店2025-09-24

4.光杆司令2025-09-24

5.克莉丝堤:杀人网站2025-09-24

6.墓地邂逅2025-09-24

7.七武士2025-09-23

8.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