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湖州市吴兴区市场监管局与浙江大学未来设计实验室等单位正式签署《童装产业专利池开放许可协议》。该协议聚焦童装产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难题,通过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区域产业优势,推动专利技术高效流通与应用,为“中国童装之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专利池开放机制:破解转化堵点
协议明确,双方将共同打造童装产业专利池,重点围绕外观设计、新材料研发等领域,整合浙江大学未来设计实验室等高校的“沉睡专利”和区域企业技术成果。通过“吴兴知产一点通”数字化平台的“码上许可”模块,企业可实现专利“一键扫码、一秒授权”,显著降低获取合法使用权的时间和成本。此前,吴兴区已通过类似模式成功交易外观专利682件,为此次合作奠定实践基础。
政策协同与平台支撑:构建全链条生态
吴兴区近年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出台《童装产业品质革命行动方案》等文件,设立质量提升联席会议制度,并建成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涵盖标准、认证、知识产权等26项服务事项。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三分法”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分层分类分级模式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推动专利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
赋能产业升级:护航童装“出海”与品牌创新
专利池的开放许可不仅解决本地企业创新资源短缺问题,更为“织里童装”品牌全球化提供技术保障。结合吴兴区已有的涉外法律特派服务团和海外市场拓展经验,新机制有望助力企业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加速进入“一带一路”等国际市场。同时,通过联合专利导航和产业分析,协议还将为童装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数据支撑。
未来展望:长三角协同创新的新样板
吴兴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是落实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战略的具体实践。未来将探索与上海、江苏、安徽等地保护中心的预审联动和维权协作机制,推动形成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生态圈”。浙江大学未来设计实验室相关负责人指出,专利池模式将作为高校成果转化的创新范式,向更多产业领域推广。
此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吴兴童装产业从“制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迁迈出关键一步,为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知识产权+产业生态”融合的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