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聚焦电梯防火门技术改进、AI风险识别等核心议题,吸引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的20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旨在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探索产教协同创新模式,为湖州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核心议题聚焦智能制造痛点
电梯防火门智能化改造
针对电梯安全领域,会议提出基于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的防火门实时监测方案。该技术可动态感知门体变形、温湿度异常等风险,并通过自学习算法优化应急响应机制,较传统方案提升故障预警效率30%以上。湖州市电梯行业协会代表表示,该技术已进入企业实测阶段。
多场景AI风险识别系统
浙大湖州研究院展示的智能感知系统突破性整合毫米波雷达与视觉识别技术,实现电瓶车进梯阻拦准确率达98.7%,同时对宠物绳缠绕、儿童滞留等复杂场景识别响应时间缩短至0.8秒。该系统依托研究院智能无人系统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积累,计划年内完成社区场景试点。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深化
人才联合培养体系
建立“双导师制”人才孵化平台,由湖州职院教师与研究院博士团队共同指导实训项目。此前微纳机器人团队已通过该模式完成载药机器人离体器官实验,为技术转化奠定基础。
技术转化服务网络
依托湖州市智能电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需求对接-联合研发-中试生产”全链条服务。2024年以来,通过“百博入企”行动促成26项技术转化,为企业增效超5000万元。
三、未来合作方向
共建智能电梯安全实验室,整合湖州职院国家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与研究院智能感知仪器研发能力;
开发AI风险识别行业标准,联合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项;
拓展“智能+”专业群建设,2025年计划新增智能材料与结构等前沿方向招生。
此次会议标志着湖州智能制造领域“院校研企”协同创新进入新阶段。正如安徽工程大学副校长王成军所言:“这种深度协同不仅解决产业痛点,更重构了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的生态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