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正文

中国航天员解锁躺着上太空硬核知识点 揭秘神舟二十号飞天全流程‌

时间:2023-04-13作者:小刘阅读:37分类:热点资讯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开启中国空间站新阶段任务。作为《上新了!中国航天员》系列报道的焦点,本次任务首次完整呈现航天员“躺着上太空”的科学设计与进舱全流程。

  飞天前的“关键三小时”:从脱鞋到舱内检查‌

  九层平台的“仪式感”‌

  航天员进入太空的“打卡起点”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塔架的第九层平台。抵达后,他们需先坐在三把专用座椅上短暂休整,随后进行进舱前第一项关键动作——‌脱鞋‌。

  为何必须脱鞋?‌ 舱内压力服为一体化连体设计,靴子穿在压力服外,脱鞋可避免尘土等多余物带入舱内,并减少对压力服的磨损。

  进舱顺序与“躺平”姿势‌

  航天员按编号依次进入返回舱:03号航天员(左侧)、02号(右侧),最后是指令长01号。进入后,他们需以“躺姿”固定在‌椅盆‌中,这一设计可最大限度缓解发射阶段的超重压力。

  发射前“硬核检查清单”‌

  设备确认‌:逐项检查舱内设备,确保仪表盘“绿灯全亮”;

  密封性测试‌:严格验证返回舱舱门密封性,防止压力泄漏;

  天地通话‌:与地面指挥中心完成最后一次语音确认;

  氧气启动‌:发射前10分钟启动舱内氧气循环系统。

  飞天“最后一句话”与太空新征程‌

  在发射塔架下,航天员乘组留下地球上的“最后一句话”——“北京见”。这一简短告别既是对任务的坚定信心,也承载着对凯旋的期待。

  本次任务中,航天员将在轨完成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多项实验,并参与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等关键技术验证。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33次发射任务,神舟二十号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空间站常态化运营阶段的国际领先地位。

  “躺”向星辰的科学密码‌

  中国航天员“躺着上太空”的设计,不仅是工程力学的精准计算,更是对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高度保障。从压力服到椅盆姿态,每一步流程都凝聚着航天科技工作者数十年积累的智慧结晶。正如航天员陈冬所言:“飞天之路,是无数‘硬核细节’铺就的征程。”

33.png